水稻 (一)预防工作。及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做好工作预案,提前检修水泵,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储备充足防涝抗涝物资。 (二)及时排涝 1、全面疏通排灌沟渠,强化田间开沟排水,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减轻渍涝危害。 2、受涝稻田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苗尖露出时,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三)补施穗粒肥。水稻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期,叶片恢复生理机能后,及时补施穗粒肥,淹没时间短,禾苗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施肥量适当多些。 (四)及时改种。对已冲毁无法恢复的稻田,及时清表整地,改种生育期短作物,弥补灾害损失。 (五)防治病虫。密切注意病虫测报信息,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感病的概率增加,要特别注意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稻米品质提升和质量安全。 玉米 (一)及时排涝,松土散墒。“龙舟水”期间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强降雨前要提早疏通断头沟,开挖排水渠、备好排水设备。强降雨后及时疏通沟渠,尽早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因泡水时间过长造成根系活力下降。等天气好转地面稍微晾干后,要抓紧时间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排湿散墒,减轻渍涝对玉米根系功能的影响,使玉米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二)因情施策,处理倒伏。 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度)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2、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开花授粉后倒伏的玉米可扎把,扎把时尽量把果穗扎到绳子上方,利于果穗正常授粉。 3、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改善玉米田通风透光条件。清理完折断、病残玉米植株后,可撒施石灰或喷洒药剂以防病害传播。 (三)绿色防控,防病防虫。“龙舟水”期间田间湿度大,需重点防治青枯病、茎基腐病、软腐病等细菌性根部病害,以及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等虫害。 (四)科学补肥,保障光合。积水排净后,结合培土追施肥料,根据叶色适当增减肥量,氮磷钾结合,避免偏施氮肥。 大豆 (一)对受涝地块,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沟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防止沤根。 花生 (一)花生田块雨涝后,及时抢排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疏通沟渠、挖排水沟和机械排水等措施,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减少积水时间。 (二)及时清理水淹致死的植株与杂物。若农田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及时改种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三)及时增施速效肥。水淹造成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受损导致吸收能力衰弱。等到积水褪去,田间能进人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以恢复植株生长和稳定产量。 (四)防治病虫害。涝灾过后,田间湿度大,此时花生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预防和防治。及时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喷施2-3次,以防治花生锈病、叶斑病、棉铃虫以及其它病虫害。棉铃虫可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叶斑病可用三唑酮、多菌灵等。 甘薯 (一)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因积水和渍害导致甘薯植株死亡。 (二)受雨水冲刷,甘薯块茎根系裸露出表面或是表土流失,需及时中耕培垄,特别是繁苗基地要加强管理。 (三)控制徒长。薯田受涝后,土壤通透性变差,地上部茎叶更易徒长,可结合实际情况喷施调节剂。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甘薯受淹后高湿环境易受到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等多种病虫危害,需要结合实际发病情况及时防治。 荔枝 (一)及时抢收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果实。 (二)及时排干积水,降低果园地下水位,减少果树受渍时间。 (三)做好果园清园措施,将掉果、裂果、残枝、败叶等清除出果园,减少病虫源。 (四)转晴及时进行修剪,对断裂的枝杆进行回缩修剪。 (五)转晴后及时培土,暴晒情况下应作喷水处理,以免裂果。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主要是荔枝蒂蛀虫和霜疫霉病、炭疽病,要抓住蒂蛀虫成虫高峰期和霜疫霉病发病初期进行施药,同时兼治蝽蟓。 龙眼 (一)及时采收。可采收的果品要及时采收,减少损失。 柑橘 及时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同时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香蕉 (一)立支柱护蕉。单竹竿直插立支柱是香蕉防风效果最好的技术,未竖杆防蕉的蕉园,要及时立支柱防蕉。 茶叶 (一)修复茶园梯地。受山洪经流冲刷沟坎、坍塌和毁坏的坡地、茶行、工作道等及时填土修复,加固。 蔬菜 (一)关注天气,提早预防,及时抢收。适宜采收的蔬菜及时抢收。
“龙舟水”期间农作物这样防范→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