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载体,也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服务群众的有效渠道。近年来,云浮市云安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站点融合”平台建设,向下延伸察民情、向上直通传民智,有效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新活力。
丨专业化夯实阵地建设
“深化站点融合,提升‘双联系’实效,能有效打通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收集民意‘最后一米’。”云安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指出,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新作为的重要平台,聚焦“一网络三抓手”能够有效推动两平台优势互补、功能集成、融合发展。
“一网络”即“1+3+X”立体联系网络。“1”即立法联系点、联络单位,“3”即各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区政府组成部门、村(社区)企三大联络主体,“X”即人大代表、基层干部、专家学者、律师顾问等构成的立法信息采集点信息员队伍。收到省、市有关法规征求意见后,第一时间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一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构建起覆盖全区的意见征询网络体系。
“三抓手”即场地融合、人员融合、工作融合。区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共用场地、设备,切实做到“七有”,确保站点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同时,将辖区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入点”,组织开展代表履职与群众立法意见建议征询收集活动,依托“便民联系卡”找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接待群众日等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常开站点之门、常见代表之面、常办群众之事。广泛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立法规划、计划编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草案意见征集等,有效扩大信息的收集面和意见征询范围,推动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步入新常态。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云安区共有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个,联络单位2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2个,联络单位4个;镇级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7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39个,自然村人大代表联络点5个,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
丨多维度倾听“群言群语”
“没想到出来散步,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参与到立法工作,还能发到亲朋群里面征集大家的意见,小小的二维码虽小,文章可大着呢!”在立法主题公园锻炼的云安区人大代表陈志坚感慨道。
原来,今年云安区基层立法联络单位为每一份立法草案设置一个专属二维码,收集的信息包括意见反馈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意见建议等,扫描二维码实现“一键反馈”意见建议,各级人大代表还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地出示相关草案的征求意见二维码,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码”上建议打破了传统时间、空间界限。通过扫码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小小联络站里收集意见,有意见、“码”上提,切实以“小切口”扩大了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此外,云安区依托清风公园打造全市首个集休闲运动、宣传立法、普法宣传于一体的立法主题公园,将法治宣传融入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支持和保障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
据悉,立法主题公园设置立法草案公示区、法治宣传区等版块,及时反映省、市人大最新立法动向,定期公示更新最新的立法草案文件,附有立法草案“专属二维码”,进一步丰富了多维度收集“群言群语”、全方位征集社会各方意见的渠道,增强了代表与代表之间、代表与选民之间的交流互动。
截至目前,区人大常委会借助“站点”两个平台,共对《广东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云浮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草案三次审议稿)》等30余件省、市级地方性法规开展征集活动20场次、征集意见建议一百余条,梳理上报征询意见建议30余条。
丨全链条拓展服务功能
“现在提出的意见都能得到反馈,在‘家门口’就能论法。”这是基层人大代表最深的感触。
为了完善立法征询意见反馈机制,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一方面,指导联络单位对收集汇总的意见建议及意见提出人的个人信息进行一一登记并形成台账,及时召集有关职能部门、法律顾问、人大代表等逐条进行分析梳理,按照立法建议、工作建议等类别进行研究区分,确保体现群众智慧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汇聚上报;另一方面,要求联络单位完善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通过电话回访、情况通报、颁发采纳证书等方式,实现“意见征集—收集整理—报告反馈—采纳激励”全流程贯通,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
据介绍,深化“站点融合”还推动实现了执法普法的同频共振。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执法检查,居家养老、教育事业发展调研,走访联系辖区内的独居、高龄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对权益需求,有效保障了选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各代表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圩镇巷尾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反家庭暴力和民法典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立法意见征询、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带动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树牢法治意识,掌握维护合法权益的武器。
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云安区人大常委会作为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站点融合”建设工作,把代表工作、立法联系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积极为各级人大代表打造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新载体,不断书写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云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