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303007173270c/2024-00111 分类:
发布机构: 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9-14
名称: 奋进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大潮涌动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9-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奋进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大潮涌动

发布日期:2024-09-24  浏览次数:-

  六都镇位于云安区东北部,是该区的城区镇和工业重镇,坐拥西江黄金水道、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全镇总面积214.55平方千米,总人口5.56万人。

  时值初秋,六都暑气渐退、秋意渐浓,映入眼帘的满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景象:六都城东,创新要素正向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加速集聚;西江河畔的行达装卸码头主体完成升级改造,西江航运枢纽支撑功能大大增强;以冬城绿美古村落为起点的3条乡村精品旅游路线串联起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乡村文旅景点,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2023年以来,六都镇抢抓“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立足云安城区镇和工业重镇发展定位,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持续提升,获得“云浮市2023年度信访工作示范镇”“云浮市美丽镇村建设专项竞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一幅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百千万工程”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正在广袤的六都大地徐徐展开。

 经济脉动更加强劲有力

  产业兴则百业旺。以制造业当家、农文旅融合“大合唱”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是工业重镇六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以水泥、硫化工、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六都经济版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制造业挺进高地。2023年以来,新增“四上”企业11家,共招引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98.14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班特环保高分子砂浆项目等10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卓信达新型建材等6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中材、惠云2个技改项目牵引水泥、硫化工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向“新”突破。创新主体梯队培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惠云钛业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工作站,全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期发明专利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排在全区前列,加快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发展“稻田虾”、“枸杞鱼”、百香果、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产业富民兴村。串联地方美食、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散落在六都各地的“文旅明珠”成乡村精品旅游路线3条,精心策划、圆满举办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云安区首届陈璘民俗文化活动周等多项大型文旅活动,活动现场“人气爆棚”,吸引近20万游客到场观赏游玩,拉动区域内旅游、餐饮等行业消费火爆增长。持续擦亮陈璘文化品牌,中韩陈璘文化创意产业园进展顺利。多业态有机融合成致富“源头活水”,全镇13个行政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其中2024年预计年收入超20万元的行政村共5个,其中冬城村年收入预计可超95万元。

  发展空间加速拓展。2023年至今共完成园区、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等征(收)、租地1125.88亩。其中,完成西江干流治理工程完成387.49亩征租地和省天然气管网粤电云河专线项目420亩征租地工作。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工程(云浮段)供电塔基建设项目67个塔基建设工作全数完成。

 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突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以来,六都镇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向不变,全“绿”以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绿美生态建设,把只此青绿的“千里江山图”植在山水之间。

  污染防治加力加码。“源头+靶向”发力治污,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等污染整治,纵深推进扬尘治理,巡查矿山码头、在建工地、运输企业等重点领域200多次。以中材技改项目牵引工业炉窑升级整治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近10次专项行动整治西江干流(云浮段)、南乡河等河道水环境。因村施策制定治理方案并压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镇163个建成制自然村已有107个完成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位居全区前列。

  “两山”通道加速转化。乡村绿美交织相映,2023以来,全镇绿化道路9.5公里,整治复绿裸露土地12处147.7亩,精准提升森林品质(林分优化)1899.36亩,打造“喜事林”等各类主题林22个,累计植树3.87万棵,“四旁”“五边”绿化面积达63.9亩,打造小生态版块326个,创建“美丽庭院”典型户130户(其中省级典型户1户、市级典型户2户)。以古建筑为载体、“活化”为手段,制作村庄手绘观光地图,积极开发短途休闲旅游项目,推动冬城绿美古村落活态再生。以“小切口”着色“大绿美”,富强村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市级第二批观摩示范点创建工作,提升微景观47处,种植龙眼、黄皮、银杏、菩提树、黄花梨等苗木超1800棵。探索生态致富路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完成油茶种植125亩,确定麻竹种植地块1243亩。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厚重

  秋阳投下的和煦光线在东安大道的沥青路面上跳跃闪烁,仿若繁星洒落其间。数十条舒心便捷的公路共同构成了细密的城乡交通网络。这张“网”,一头连着民生服务,一头连着镇域发展,直观展现的是“民生温度”托起的“发展高度”。

  交通建设水陆并进。全力配合职能部门攻坚西江云安段沿岸码头整治任务,行达装卸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主体建设。东安大道(二期)提档升级为双向六车道的“舒心路”,县道X467线(南乡道路)、县道X806线(富强道路)优化提升完成,城乡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宜居指数不断攀升。常态化开展“六乱”整治,完成入口通道、外立面提升样板、农贸市场、绿美生态小公园、美丽河道“五个一”建设,美丽圩镇建设成效初显。加快改造教师新村、花园新村2个老旧小区,切实推进城市更新。培育“百千万工程”样板示范5个(省级3个、市级2个)。成功打造六都镇“滨江之城”乡村风貌带,提质“六都缩影、冬城故事”冬瓜坳精品村和“龙溪知遇、人文凤楼”凤楼精品村,新建莲塘村等3个美丽乡村。典型村、试点村“打头阵”,扎实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全镇369栋农房“披新衣”。

  公共服务普惠均衡。聚焦“一老一小”,全镇配备社会工作服务站点6个、养老服务机构9家,8个居家养老站点均配置长者饭堂并投入使用、服务范围实现镇村全覆盖。建成未成年人保护站1个,被评为“云浮市儿童友好镇”。抓好“三所学校”建设,富山湖教育园区265亩征地工作完成,大河教学点完成撤并工作,镇第二中心小学、谷塘小学和啟秀小学修缮一新。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完成迭代更新,六都镇卫生院被评为2023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优质服务机构(国家级)”。

  桂子飘香、金稻新熟,秋日更胜春朝。恰逢云浮建市30周年、云安建区10周年,奋进正当其时。六都镇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服务绿色国际化城市建设,在新起点上再创新优势、再谱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