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区府〔2016〕3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府直属各单位: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区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枢纽港、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按照“工业立区、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工作思路,统筹抓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我区发展实际,提出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进出口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指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市考核目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考核目标以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2016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调整存量,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积极运用先进装备、适用技术和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水泥、硫化工、石材、电力、港口物流等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水泥产业方面,在抓好商品水泥的保量增值的同时,拉长水泥产业链条,扩展水泥加工增值,推动下游产品开发加工,积极引进大型建筑企业,充分利用河砂、水泥、钢材等为材料生产构件、新型材料。硫化工产业方面,加快引进和研发先进生产技术的步伐,大力引进绿色日用化工项目,通过深度开发硫化工产品,不断提高附加值。石材产业方面,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新型材料生产,积极开发下游产品,推动石材产业向建筑装修方向纵深发展。电力建设方面,继续优化政府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加快华润电力、云浮电厂四期等电力项目建设,发挥热电联产优势,谋划好周边土地规划,促进电力产业化发展,并培育发展配套产业。交通建设方面,做好港口的规划和功能设计,充分发挥云浮新港的产业拉动作用,着力加快推进中润物流园项目建设,继续巩固西江沿岸码头治理效果,为项目引进提供有利环境。
二、抓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增添发展动力
一是不断完善重点项目建设体制机制。继续坚持“投产达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筹备一批”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格局,继续落实“五个一”制度,制定项目台帐,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区挂钩领导、责任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的年度目标分解任务,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实行分类追踪,要求各责任部门认真对照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实地调查项目建设的难点和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坚和协调解决。
二是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重点抓好项目前期服务工作,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切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充分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用工、用电等资源要素。
三是全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2016年,我区列入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8个(含省重点3个),总投资54.51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约15亿元;列入市以上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2个,总投资34亿元。重点抓好云安区中云石文化旅游产业中心项目,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绿色日化产业集聚区项目,云浮新港中润物流园项目,云浮市金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12烷基硫酸钠和年产3万吨焦亚硫酸钠项目,云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云安区天然气项目(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三、抓招商引资,进一步充实发展后劲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针对我区现有的水泥、硫化工、新型石材、矿产资源、港口物流等传统特色产业,重点从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转型等方向开展招商。
二是要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事项来对待,牢固树立起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理念。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简化审批手续,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合法利益。
三是擦亮园区招牌,全力抓好园区建设。完善园区规划,争取将园区纳入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集聚地。抓好园区提质增效,配合市把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纳入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范围,以区园辐射带动云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南海区对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六都分园帮扶合作共建的工作方案,切实推进园区污水处理、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承载力。
四是突破发展要素制约难题。对项目落户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用地、融资、拆迁等难题,要善于思考、敢于担当,想方设法化解。
五是做好例会招商。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经贸交流平台,如“粤港经贸技术合作交流会”、“泛珠三角经贸技术合作交流会”、“云浮石展会”、“9·28云浮大西关经贸活动”等,大力宣传和推介我区的投资环境。
四、抓结构调整,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围绕节能、环保、资源等要素制约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水泥、硫化工、石材等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其集约、低碳、规模发展。抓紧培育新兴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创造条件,为新兴产业“落地”搭建优质平台。加强措施推进企业成长,落实好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政策,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加快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依托我区民间文化、地质地貌特点以及生态优良的禀赋优势,积极培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山地运动、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另一方面围绕旅游相关的“吃住行购娱”等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高特色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及服务,刺激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及港口、高铁、高速公路等区域性水陆交通网络,加快云浮新港中润物流园项目等一批物流园区的建设。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合作社”、“ 公司+养殖园区+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试验探索,增强产业化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农业发展载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业园区、专业镇村、农产品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业发展载体,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五、抓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经验,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新模式,完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并联审批”模式,提高行政效能。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污染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六、抓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
一是促进教育规范化发展和提高。继续巩固教育创强成果,加强学校撤并宣传,争取群众的支持,加强与佛山南海区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确保全区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加快完善镇级卫生院改造建设,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就业机会和质量提升。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积极吸引外市企业到我区开展招聘工作,增加就业机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才素质。
四是健全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和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成果,继续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努力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五是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设施和制度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大力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
六是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开局工作。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继续健全和完善扶贫到户到人长效机制,确保顺利开局。
七是推进平安云安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八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九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监管,防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附件:云浮市云安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1日
附件
云浮市云安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十二五”期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备注 |
||||||
计划 |
实际 |
|||||||||||
计划数 |
增长% |
实绩 |
增长% |
计划数 |
增长% |
实际数 |
增长% |
计划数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88.09 |
15 |
72.13 |
10.9 |
|
12以上 |
75.51 |
8.6 |
81.30 |
10.5以上 |
预期性指标 |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17.13 |
3.7 |
|
3.5 |
14.69 |
4.2 |
15.32 |
4.3 |
预期性指标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38.33 |
15.5 |
|
17 |
41.87 |
9.7 |
47.31 |
13 |
预期性指标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22 |
43.2 |
17.4 |
|
20以上 |
48.67 |
10.6 |
55.45 |
14 |
预期性指标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16.68 |
5.1 |
|
10 |
18.95 |
8.8 |
20.65 |
9 |
预期性指标 |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 |
28407 |
13.5 |
25900 |
10.3 |
|
11.5 |
26941 |
7.9 |
29500 |
9.5以上 |
预期性指标 |
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
139.92 |
25 |
12.75 |
28.6 |
|
25以上 |
182.63 |
17.6 |
208.20 |
14以上 |
预期性指标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16 |
12.6 |
12.1 |
|
12 |
15.99 |
13.3 |
17.90 |
12 |
预期性指标 |
五、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
|
|
|
0.44 |
完成市下达指标 |
0.4572 |
9.8 |
|
完成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指标 |
其中: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
10 |
|
|
|
0.3715 |
5.6 |
|
完成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指标 |
|
六、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
5 |
|
|
0.2 |
0.01636 |
-94.1 |
|
完成市下达指标 |
约束性指标 |
|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
<4 |
|
|
|
<1.8 |
101.2 |
1.2 |
|
<1.8 |
预期性指标 |
八、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20.7 |
15 |
3.88 |
3.17 |
4.07 |
12以上 |
4.12 |
13.32 |
4.53 |
10以上 |
预期性指标 |
九、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 |
|
|
|
25 |
23 |
|
25.09 |
|
24.00 |
|
预期性指标 |
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 |
0.65 |
|
|
|
|
|
|
|
|
10 |
预期性指标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十二五”期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备注 |
|||||||
计划 |
实际 |
||||||||||||
计划数 |
增长% |
实绩 |
增长% |
计划数 |
增长% |
实际数 |
增长% |
计划数 |
增长% |
||||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7‰以内 |
|
|
|
|
控制在省市指标内 |
9.94 |
控制在省市指标内 |
|
控制在省市指标内 |
约束性指标 |
|
十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89 |
|
|
|
91.00 |
|
91.00 |
|
92.50 |
|
预期性指标 |
|
十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
元 |
|
|
|
|
|
8 |
13668 |
10.80 |
|
9.5 |
预期性指标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099 |
8 |
17987 |
9.9 |
|
|
19615 |
9.10 |
|
9.0 |
预期性指标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9000 |
12 |
10818 |
11 |
|
|
12161 |
12.40 |
|
10.0 |
预期性指标 |
|
十四、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 |
|
2.47 |
|
2.40 |
-2.83 |
2.49 |
0.81 |
|
控制在市指标内 |
约束性指标 |
|
十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准煤/万元 |
-25 |
3.6072 |
-1.2294 |
|
-1.8 |
|
-2 |
|
控制在市指标内 |
约束性指标 |
||
十六、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
吨/万元 |
|
-18.5 |
3.6072 |
-1.2294 |
|
完成省下达指标 |
|
|
控制在市指标内 |
约束性指标 |
||
十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立方米/万元 |
|
|
|
58.00 |
-1.7 |
|
|
59.00 |
1 |
约束性指标 |
||
十八、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80 |
23 |
76 |
1.3 |
78.00 |
2.6 |
78 |
2.6 |
78.00 |
0 |
预期性指标 |
|
十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80 |
|
|
|
100.00 |
28.21 |
100 |
|
100.00 |
|
预期性指标 |
|
二十、二氧化硫排放量 |
万吨 |
0.508 |
-28.2 |
0.547 |
-2.5 |
0.522 |
-4.6 |
0.522 |
-4.6 |
控制在市指标内 |
约束性指标 |
||
二十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万吨 |
0.294 |
-12 |
0.28 |
-6.1 |
0.277 |
-1.07 |
0.277 |
-1.07 |
||||
二十二、氨氮排放量 |
万吨 |
0.022 |
-15.3 |
0.025 |
-12.3 |
0.024 |
-4 |
0.024 |
-4 |
||||
二十三、氮氧化物排放量 |
万吨 |
0.388 |
-38.2 |
0.723 |
-9.3 |
0.63 |
-12.9 |
0.63 |
-12.9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