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镇安镇旺洞村肉桂种植规模达9000多亩。肉桂种植户都知道,对长势较弱或过长过密的枝条要及时进行修剪,以提高园内的通透性,促进肉桂的生长。然而,大量修剪下来的枝条怎样实现“变废为宝”呢?
记者日前在旺洞肉桂加工场看到,不少肉桂种植户正忙着把刚修剪下来的肉桂枝条运送进场加工处理。肉桂枝条经过切割、分类、烘干、包装等工序,便成为一包包片状或丝状肉桂产品。据介绍,当地肉桂种植户每年需对肉桂进行两次修剪,年均剪下肉桂枝条逾400吨,如何处置大量修剪下来的枝条曾是长期困扰桂农们的一大难题。旺洞肉桂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冯天石说:“桂枝树的枝条每年要修理一到两次才快高快大的,以前没有合作社,没有人收购桂枝条,桂枝条全部都是烂在山上的。”
肉桂种植户做梦也没想到,以往修剪下来丢弃在山头的多余枝条,如今经加工处理能“变废为宝”卖个好价钱,并且进一步拓宽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渠道。旺洞肉桂加工场工 张国英说:“现在我在这里工作,每天的工资都有120元,平时加班的话又有加班费,在家附近工作的同时又能顾及家里。”
肉桂产值的提升,得益于镇安镇党委、政府扶持引导旺洞村成立肉桂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与种植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并大胆走出去、积极引进来,进一步延伸肉桂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旺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禄安说:“以往是没人来收购桂枝条的,砍下来的枝条都是丢弃在山头。自从2020年引进收购商后,就开始帮肉桂种植户收购桂枝条,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每年合计为种植农户增加收入约30万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