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7座以上9座以下小型客运车辆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深入到云安的各个行政村,在搭载乘客的同时,还捎上了货品……
近年来,这一番美景已经成为云安区交通惠民富民最生动的诠释的真实写照。云安区交通运输局以落实交通民生实事为动力,努力在云浮市率先完成全部行政村通双车道,加快“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创新机制,“组合用拳”高效率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加快实施交通互联互通提升工程。一手加快外联骨干道路建设,大力配合推进国道G324线改线、佛肇云高速公路、深南高铁、S537省道共计3段改造工程、云浮港六都港区行达通用码头项目建设,推动完善“环状+放射线”的交通骨架路网体系。一手创新推动农村公路多个项目捆绑成项目包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以“项目包”打造农村公路建设“升级版”,以“重建包” 打造安防工程建设“优化版”,可“减”时间成本60%、资金成本25%、管理对象85%,可“提”进度加速45%、主体投入25%、项目质量100%。目前,“项目包”已由中铁十四局牵头为总承包的参建单位中标并展开施工推进,所有子项目均已全面进场施工,已完成36.92公里,完成率42.14%;“重建包” 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已开工7座、村道安防工程已完成12.5公里;全区90个行政村已通双车道,完成率达85.7%。
聚焦创新提能,“融合发展”高效益提质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运营。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坚持推动县镇村三级农村运输提能增效,实施“交通+”融合体系,以客货邮融合发展为抓手,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典范。依托客运站场、农村便利店等,建成1个区级,7个镇级,105个村级站点,率先在全市实现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全覆盖。建成云城-高村、富林2条“交通+邮政”城乡客货邮精品线路,打造城区到山区“1日达快递服务圈”,聚力推动城乡运输服务由单纯的客运转移为农村客货邮融合,镇级站点日均处理邮件达1500件,优化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服务,能有效降低50%的运输及人力成本,提升20%运输配送率,助力客运企业同比增收10%,快递企业日均节省0.14万元,带动群众就业上百人。强化“交通+农村客运”新服务,全覆盖实现行政村通客车100%,群众既可通过“村村通”进村到户,亦可通过“定制客运”上镇达城,月均发送班次接近1万班、发送旅客人数3万多人次。积极统筹“交通+教育医疗”新模式,已开通17条校园专线,覆盖20多所学校、惠及上千个家庭、服务过万名学子,有效破解农村学生上学“接送难”等问题;并开拓了就医直通车、送医送药、助老、助残等出行服务,实现了全区由村到镇级卫生院线路全覆盖,日均发送班次可达30班。为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交通+旅游农贸”做法,开通农家乐、休闲康养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辐射带动当地餐饮、民宿及农特产品等消费。
如今,云安区呈现“综合服务开放惠民、经营设施集约共享、运营管理安全高效、客货邮运输双向畅通”新格局,推动县镇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聚焦创新管理,“智慧精准”高效能提质交通综合监管治理。围绕文明畅通安全出行计划目标,云安区以“绣花功夫”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整合大数据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一套标准规范、一个智能监管系统、N套车载终端设备”的智能监管模式。目前,已接入“省智能监管系统”的两客一危一重货车辆1539台,横向与公安交通管理、应急监管部门协同,执法监督由“现场执法”向“线上线下”联动,并坚持“科技治超、源头治超、联合治超”,深化完善“1+3+8+40”科技治超天网,实现100%监管,2024年累计共办理各类交通违章案件共1034宗。同时,突出“互联网+养护”,启用车载智能巡查等设备,利用人工智能(AI)识别算法、云协同技术架构等科技手段,提高全区公路数智化水平。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向“民”而行畅通城乡融合,与“实”俱进办好民生实事,实现了由“开得通、走得了”向“引得进、通得好”转变,串联起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提质奋进“百千万工程”。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